0%

由于安全上的要求,我司的开发环境比较复杂,涉及到Citrix非涉密/涉密桌面和远程Linux编译服务器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用VS Code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折腾,这篇文章简要记录了我最初的配置流程。

安装VS Code

首先,在非涉密桌面访问VS Code官网下载最新安装包,然后安装到Q盘中(重要!)。这是因为各种软件默认安装到的是被隐藏的C盘,而非涉密桌面环境中的C盘会在重启时被自动重置,你的软件就没了。

不要急着删除安装包,将它复制到T盘(直接剪切可能会报权限错误),转移到涉密桌面。如果之前你已经启动了涉密桌面,可以尝试用快捷键Ctrl + Alt + Tab进行切换。

到涉密桌面环境后,安装VS Code——这次可以装在C盘里,涉密桌面的C盘是不会被重置的。注意,安装时会有几个选项,询问是否要加入右键菜单以及PATH等,请把所有的勾都勾上。

安装扩展

众所周知,VS Code最重要的是扩展。由于涉密桌面没有外网,我们要安装扩展只能先从非涉密桌面下载,再通过T盘转移。

但是,VS Code默认存放扩展的目录在C盘,这导致非涉密桌面一旦重启,你的扩展就会全部消失。所以,装扩展之前要先更改非涉密桌面中VS Code存放扩展的目录。

我没有在设置里找到直接修改的方法,但你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间接修改。

首先进入VS Code的安装目录(没忘记装在哪了吧),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extensions

在桌面上VS Code的快捷方式上右键打开属性(假如桌面上没有,就去安装目录里找到code.exe,右键发送->桌面快捷方式),找到目标(T)一栏,在已有内容的后面添上:

1
--extensions-dir "(你刚才创建的extensions文件夹的完整路径)"
阅读全文 »

能不能好好上网?

在中国,很难。

故事背景

我对网络的探索与折腾,源于每台Windows电脑都自带的“远程桌面连接”。和“公文包”与“媒体库”一样,这种系统里的隐秘角落就像等待人去探险的洞窟和密林,激发着我的好奇心。

远程桌面连接

到底要怎样使用这个东西呢?尤其是,当发现计算机名竟然可以随意更改时,我产生了担心:如果有重名的计算机,我怎么知道要连到哪一台呢?

以此为契机,我了解到了局域网,IP和3389端口的概念——巧合的是,我目前的手机尾号就是3389,而前半部分则恰好可以写作一个IPv4地址。那时,中国的网络用户数量远不如今天,大部分设备都有公网IP。可能也正因如此,诸如CS1.6,War3和东方非想天则一类基于IP联机的游戏能够风靡一时。

时代变了。匮乏的IPv4地址资源遇上万物互联的爆发式增长势头,NAT一层套一层,再也没法畅快地IP直连,人们在网络里也像居住于水泥丛林间的鸽子笼,失却了那种田间地头吆喝一嗓子的快意。

在演变到今天状况的前两年,大家还有动态的公网IPv4地址,而不是被圈养在运营商的“大内网”里,那段时间我还能进行一些“叠床架屋”的操作来胡作非为。

我在树莓派上弄了一个简单的Python脚本,每隔一小时检查路由器的公网IP,如果发生了变动就用邮件形式发出通知。再配合路由器上配置的IP-MAC绑定和端口转发,我就能在外访问到局域网里某台设备的具体端口。虽然后来改用了更方便的TeamViewer,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就是这样在实验课机房里连接寝室中的台式机来写代码的。如今看来,我这操作基本就是实现了一个“低配版”的DDNS服务。

那么,说回现在。

阅读全文 »

又是一个月,我还是没有写技术方面的博客,这两个月的状况恰如自己突然变得稀疏的GitHub页面:

GitHub突然稀疏

再这么下去,我可真的要写不来代码了。

最大的事儿,当然是入职了。这次加入的是成立不久的央企中国信科,由历史悠久的烽火通信和大唐电信合并而成,一言蔽之如今是在通信行业排在华为和中兴之后第三位的公司。

中国信科

说实话,以前我与烽火通信几乎没有什么交集,而大唐电信倒是早有耳闻,不仅仅是因为它那霸气侧漏的名字,最主要的是3G时代大唐电信给中国移动搞的那套备受吐槽的TD-SCDMA制式,让我这个当年的G3用户深切认识到了什么叫“如果G3就是3G,那么国美就是美国”。

阅读全文 »

距离上一次更新竟然过去了一个半月。倒也不是我不想写,每当念起时总有些“俗事缠身”。而当处理完这些事,我要么是没有安静的适合写作的环境,要么便是只想躺平刷微博,失却了敲键盘的热情。

今天终于得闲,慢慢地来记几笔吧。

五月初,我终于得知毕设deadline的确切日期已经不远,而且那时我的春招战果虽不算好,但总归拿到了保底的offer,唯一要做的就是赶进度了。To Do List上的待办事项随着Commit被勾掉一些,那时我充满热情,状态是相当理想的。我又满怀兴奋地购入一堆技术书籍——不必说,它们自然还是没有被翻过几页。

我的Unity终于有了点入门的感觉,开发就像华科的施工队般“日新月异”。为了保持这种节奏,毕设所需要写的那些形式上的文书之类一度令我深恶痛绝,但很快我就从中感受到了回顾与总结既往工作的乐趣,这项杂务实际上是大有裨益的,让人能暂时跳出“此山中”,不至于沉迷于手头的问题而“不见庐山真面目”。

到了线上答辩的时刻,大家的课题多是大型分布式系统或者机器学习等等非常“Computer Science”的内容,我的《基于Unity的东方Project同人ARPG游戏设计与开发》无论什么时候都那么格格不入。偏偏我的答辩排在最后几位,只好先接受了数个小时的天书洗礼。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