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豆瓣评分8.6

前段时间华为推出了10.3寸的墨水屏平板Matepad Paper,似乎非常贴合我对“平板”这一形态的需求。毕竟我手上的Matepad 11原本几乎唯一的作用就是阅读,而基本告别娱乐属性的墨水屏是强化这一属性最好不过的配置了。不过由于了解到华为对PDF的优化并不到位,阅读灯也没有色温调节,我还是把Matepad换成了文石的BOOX NoteX。

BOOX NoteX

在把那些买来就基本没读过的书来来去去搬过几回之后,我的纸质书“情怀”就转化为了对科技的崇尚。我决定不再购买纸质书,而是尽可能获取epub/pdf的版本,Z-Library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也给了我这么做的充足底气,现在也有了这台不错的设备,没有理由不把阅读这件事捡起来了。

有多久没有从头到尾读完一整本书了呢?似乎大学以后,阅读就是为了查阅资料,或者在碎片时间里读些短篇故事,这也许也是数年间我的认知水平与思考深度未曾有过提升的原因。之后也许会试着每两周左右读一本书吧。

那么第一本书就是Z-Library推荐的《被讨厌的勇气》。它初看像是又一卷成功学厕纸,但读过之后却发现意外地有道理也有趣味。

这本书仿照类似柏拉图《理想国》的对话形式,以“青年”与“哲人”的辩论引出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理论,以图让读者找到“幸福”的真谛。

行为之源

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这两位心理学家对人的行为之源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原因论和目的论。

哲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是这样吧?

……

哲人:但是,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例如一般的生活顾问或者精神科医生,仅仅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青年:请稍等一下!也就是说,先生您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是这样吗?

哲人:坚决否定。

关于人“现在的境况”,弗洛伊德认为是由人过去的经历所决定的。心理创伤会塑造一个人,现在所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从过去找到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原因论”。

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阿德勒不认可这一观点,他认为不存在心理创伤,过去的经历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看待它。也就是说,过去的意义是被人为赋予的。现在所遇到的问题,则是由于人自身想要达到某种“目的”,而自己创造出来的;人所采取的行动,也是在这一目的的指导下产生的,这就是“目的论”。

包括感情亦是空穴来风。衣服被服务员弄脏时产生的愤怒,这种不由自主涌现出的感情,总归是出于一定的“目的”:

哲人:你是先产生了要大发雷霆这个目的。也就是说,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服务员,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作为相应手段,你便捏造了愤怒这种感情。……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生活方式

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会如何呢?那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弗洛伊德的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被无法自控的潜意识所支配,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

相比之下,阿德勒的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使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理论角度来看,自我也应占据绝对的主要地位。

哲人: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阿德勒把自我,或者说思考、行为的倾向称为“生活方式”。人最初的生活方式在约10岁的时候形成,之后往往就不再改变。

但这并不是说生活方式就不能改变,人不做出改变也不是因为什么外部因素的限制,而是为了达成目的: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人习惯于既定的生活方式。即使境况不好,人也会恐惧于做出改变之后无法预料的未来,然后不敢前进,进而不停地摆烂。

恐惧与逃避

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许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内心对未来的恐惧,他们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逃避。为了达成“不用作出改变”这一目的,人不断地编织谎言。然而,一个谎言需要一百个谎言来自圆其说,陷入恐惧与逃避之后,人眼中的世界将在无数谎言的作用下变得逐渐扭曲。

哲人:就像有脸红恐惧症的她害怕被男性拒绝一样,你也很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青年:……

哲人: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目的呢?答案很简单。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对未来的恐惧实际上是“害怕被他人否定”。但越是害怕被他人否定,越是容易陷入自圆其说的封闭圈子,更加无法面对他人,逻辑闭环了属于是。

自卑与优越

哲人:我再重复一遍:“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当人处于完全没有他人的环境中时,他不会有任何烦恼。因为没有人可以评判他行为的“好”、“坏”,也就没有法律、道德以及一切约束,是完全自由的。但是,人不可能生活在空无一人的宇宙中。一旦有了人际关系,就不得不面临来自他人的评价,自己也会把自己与他人比较。

人的普遍欲求就是“追求优越性”,也就是希望进步,达到理想状态。然而,对理想的追求肯定不是一帆风顺,在这之中就产生了自卑感。人际关系的存在更是将这种自卑放大,毕竟谁不认识一群看起来比自己强得多的人呢?

而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自卑感本来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如果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反而可以促进成长。但另一方面,如果已经习惯了逃避与摆烂,自卑感就会成为自我封闭的工具,进化成自卑情结。

哲人:正是如此。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青年:那是什么呢?

哲人:这也许是你没听说过的词语,是“优越情结”。

青年:优越情结?

哲人: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

青年:怎么做呢?

哲人: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越是自卑的人,就越想在表面上用自负来掩饰自己的自卑,因此越是自负的人就越自卑。真正有资格自负的人反而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意识到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并不会表现得自负。

哲人:是的。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刚开始提到的那些闭门不出者就常常沉浸在以不幸为武器的优越感中。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不能以正常方式追求到优越境界的人,甚至会将自卑情结作为优越感,“我烂我有理”。

青年:哎呀,这不可能吧。我们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自卑感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

哲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要摆脱自卑,首先就不要和别人比,要和昨天的自己比。每天都比昨天更接近理想中的自己,那就是最好的!

哲人: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那么,对此时的你来说,他人又会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青年:呀,是竞争对手吗?

哲人:不,不是单纯的的竞争对手。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

第二点就是要认识到人生不是一场竞争,追求优越不是要把别人踩在脚下,而是要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不会有人的理想就是要把别人踩在脚下吧,不会吧不会吧?

人生课题

阿德勒把这些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相对的,人的一切幸福也都来自于人际关系。因此,达到人生的目标,进而获得幸福,就是要发展人际关系。工作、交友、恋爱这三种人生中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阿德勒把它们称为“人生课题”。

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谁也不是谁的附庸,我们都是平等的人。

认可欲求

那么,怎样才能拿出勇气,直面人生的课题呢?

哲人:明白了。关于现在这个话题,我要先说一下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大前提。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青年:否定认可欲求?

哲人: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这一点必须事先强调一下。

要获得勇气,首先就是否定认可欲求。不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这里是亚伯拉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五个基本层级:

  • 生理的需求:食物、水、空气、睡眠、性
  • 安全的需求:人身安全,生活稳定,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
  • 爱与归属的需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 尊严的需求: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 自我实现的需求:至高人生境界
  • 超自我实现:高峰体验、心流

阿德勒的理论是否定“尊严需求”中他人对自己的认可的。每个人都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哲人:认可欲求的危险就在这里。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青年:赏罚教育?

哲人: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这种思想有一点像子贡赎人的故事:

1
2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课题分离

既然人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也不去追求他人的认可,难道说就可以肆意妄为吗?当然不是。因为他人与自己是平等的,自己的随性而为必须建立在不影响他人的基础上。

为此,阿德勒提出了“课题分离”这一用于界定的方法论。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青年:分离之后再怎么做呢?

哲人: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仅此而已。

青年:……仅此而已吗?

哲人: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青年:我还是不太明白,究竟如何辨别“这是谁的课题”呢?实际上,在我看来让孩子学习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几乎没有真心喜欢学习的孩子,而父母则是孩子的保护人。

哲人: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可以说是至理真言了。

“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这种判别方法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恐怕也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摸得透彻。总之我认为就是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不去擅自评判他人,对他人的批评或意见表示感谢但不盲从。

某个国家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对别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这个要求。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哲人: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青年: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先生您是这个意思吗?

哲人:分离就是这么回事。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做好自己。最不可取的就是为了避免得不到认可、被人讨厌,而选择“什么都不做”了。

哲人: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那么无论怎样的行为都不构成“恶”,别人的评价自然也就宛如耳旁风,自己的未来忽然就有了无限种可能。

横向关系

怎样发展人际关系?

哲人:也就是说,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你刚才提到的训练的事情正好象征了一种“表扬”背后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分为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传统的上下级关系就是典型的纵向关系,是一方支配另一方的情况。

哲人: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纵向关系就是以赏罚教育为基础产生的。“表扬”这一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单方面的评价权力,也就是上位者的支配。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纵向关系形成之后,就难以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会在干涉的过程中逐渐扭曲,必将导致矛盾的产生。

就算是上下级关系,也不能把自己的位置看得比领导低。可以表现得尊敬,但是绝不是唯唯诺诺,绝不是压制自己的想法,全盘听领导指挥。如果他人干涉到自己的课题,一定要提出来,一定要去沟通。

当然,这种沟通能否有效,这是我们所不能决定的(这也算是课题分离的一环),但不去做的话,就等于是放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要牢记“不需要他人认可”这一点,就没有什么好瞻前顾后的!

哲人:是的,不是强制的,而是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也就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青年: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哲人:是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为了不产生纵向关系,阿德勒提倡不去“表扬”也不去“批评”,而是要去“鼓励”。

看到这里就想起安倍晋三的名言:“我自己的家庭也没有孩子。生不生孩子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想生孩子的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际关系的终点

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就是“共同体感觉”。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归属感”。

哲人:上上次说到过“是把别人看成‘敌人’还是看成‘伙伴’”这个话题吧?

在这里我们再深入考虑一下。如果他人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为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能够为集体做贡献,就能够获得归属感。而且,这种共同体感觉就是一切幸福感的源泉。

哲人:这种时候,如果认为学校就是一切,那你就会没有任何归属感。然后就会逃避到更小的共同体,例如家庭之中,并且还会躲在里面不愿出去,有时候甚至会陷入家庭暴力等不良状况,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某种归属感。

但是,在这里希望你能关注的是“还有更多别的共同体”,特别是“还有更大的共同体”。

青年:什么意思呢?

哲人:在学校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而且,我们都是那个世界的一员。如果学校中没有自己位置的话,还可以从学校“外面”找到别的位置,可以转学,甚至可以退学。一张退学申请就可以切断联系的共同体终归也就只是那种程度的联系。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就算暂时在某个共同体中找不到归属感,也不要紧。这一段我看了非常感同身受。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习惯:在遇到难解的困境时,我会打开Google Earth,看看世界上各种奇怪地方的卫星照片。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孤零零的达里雅布依,全球最北端的永久居住地阿勒特,白令海峡中央拉特曼诺夫岛上的一架飞机残骸,大西洋上的火山小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也许这就是在暗示自己,世界并非只有摆在眼前的难题,不管有没有诗,远方都矗立在那里。世界广大得很哩!

我也曾和复数的人讲过那个从罗永浩口中听到的纽约公交司机的故事,虽然不知道是否有人get到。

纽约公交司机威廉·西米洛出走

价值

哲人:例如,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青年: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

哲人:我们在讨论自卑感的时候,不是说过这是主观价值问题吗?是认为“自己有价值”?还是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存在”?如果能够认为“自己有价值”的话,那个人就能够接纳自我并建立起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这里的问题是“究竟怎样才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这一点。

青年:是的,正是如此!这一点必须明确一下!

哲人:非常简单!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答案。

青年:我对共同体有用?

哲人: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之前讨论到的“共同体感觉”或“鼓励”的话题也与此紧密相关。

我到底有没有价值?“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我们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就是如此。女权主义兴起之后,“家庭”这一“市场”之外的再生产领域让“价值”的定义更加宽泛了。一个人很难是“无价值”的。阿德勒甚至认为,仅仅是“存在”本身就已经体现出了价值,就值得为之而感谢: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例如,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不要这样,而应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共同体感觉的建立

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
青年:哦,这么一说……以前有位作家曾引用过这样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来自一部小说。哲人:是的,我知道,这是广为流传的“尼布尔的祈祷文”,是一段非常有名的话。

尼布尔的宁静祷文,“尽人事以听天命”。

青年:您是说是否背叛是他人的课题,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事情?要做到肯定性的达观?先生的主张总是忽视感情!遭到背叛时的怒气和悲伤又该怎么办呢?

哲人: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请你这样想。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怀疑;并且,我们的目标是把别人当作朋友。如此一来,是该选择信任还是怀疑,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他者信赖,就是要以信赖的预设立场去发展人际关系。不必害怕被背叛。如果遭到背叛,那也是他人课题的结果,我们无从干涉,能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真诚。

哲人: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

并且,请你想一想。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或行为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也就是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是这样吧?

也就是说,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青年:贡献他人是为了自己?

哲人:是的,不需要自我牺牲。

这里所贬斥的“自我牺牲”,应当与我们所说的“烈士的牺牲”是有本质区别的。烈士之牺牲,是在危急关头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牺牲小我以成就大我;这里的“自我牺牲”,更像是一种“自我感动”式的刻奇,然而其并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也许可以试着用前面的优越情结来解释:当人陷入自卑情结时,会认为差劲的自己非得作出巨大牺牲才能够“有所贡献”,因此特意选择那种自我牺牲的方式去做事。然而,不论这样做是否真的有效,由于自己有巨大的牺牲,一下子就占据了“劳苦功高”的道德高地,优越情结由此产生了。

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强调类似的观点,共产主义“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但这种自由绝不是抽象的、想象的、脱离于人的具体实践活动之外的概念式的“绝对自由”。“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存在于人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存在于人与自然、社会、他者以及自身的不断交换、沟通的现实中。共产主义对于现实存在的人来说,不是“应当”如何,而是实践,是现实的人为了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破除束缚人、剥削人、压迫人的一切思想上和现实中的障碍,从而不断改变世界,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具体实践。

哲人:为了方便起见,前面我一直按照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种顺序来进行说明。但是,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点是相辅相成的。能够做到的话,一定会形成良性的循环吧。

幸福

总结一下哲人的主张,就是这样: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哲人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

这一点就比较玄学了,贡献感就是“我寻思我有贡献”,而且这样就能导向幸福。那么自我牺牲、自我感动是否也能让人幸福呢?

不过,这么做的人自己恐怕确实是幸福的。至于其他人怎么想,“课题分离”嘛,不碍事。

活在当下

但是,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例如学习或运动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青年:为什么?哲人: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青年:嗯。好吧,请您继续说!

哲人:本来,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为了取得某些成果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是,“希望特别差劲”的孩子,也就是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最后,是甘于平凡。宁愿平凡,也不陷入“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哲人:请你这样想。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似乎这样的境界经常用来描述武林高手。像埼玉老师那样,每天100个仰卧起坐、100个俯卧撑,再加上100个深蹲和10公里长跑,之后恍然间就已无敌于天下。不过现实中恐怕也确实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专注与恒心就是了。

哲人:是的。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这里再次强调了“过去”的无意义。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当下。

青年:当人生是连续刹那的时候,当人生只存在于“此时此刻”的时候,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我是为了什么出生、经受满是苦难的生命、最后迎来死亡的呢?我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

哲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青年:人生没有意义?

哲人:例如战祸或天灾,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合理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在被卷入战祸而丧命的孩子们面前谈什么“人生意义”。也就是说,人生并不存在可以作为常识来讲的意义。

但是,如果面对这种不合理的悲剧而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话,那就等于是在肯定已经发生的悲剧。无论发生何种状况,我们都必须采取一些行动,必须对抗康德所说的倾向性。

“朝闻道,夕死可矣”,其实可以不用追求那么崇高的东西。

很喜欢蓬莱山辉夜说的一段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何を言っているの。
私は永遠に住む者なのよ。過去は無限にやってくるわ。
だから、今を楽しまなければ意味が無いじゃない。
千年でも万年でも、今の一瞬に敵う物は無いの。

一秒でも過去のことはどうでもいいのよ。

-------------------

你在说什么呢。
我是永远的居住者。过去是无限的。
所以呢,现在不高兴的话不就没有意义了吗。
千年也好万年也好,没有什么比得上现在这一瞬间。

即使是一秒过去的事怎么样都好。

Happy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