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答问》:佛陀,佛法

佛教常识答问

佛教堪称与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宗教之一,但对其作系统性了解的机会实在不多。况且佛教发展至今,理论庞杂,流派林立,使得众说纷纭,无从入手。这本书的作者赵朴初先生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在本书中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关于佛教历史、佛学知识的内容,非常适合作为正本清源、破除迷信的佛学入门读物。

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在佛教的观点看来,佛法是佛陀的教诲,是宇宙间的唯一真理,能助众生解脱。

“法”dharmaधर्म,音译作“达摩”),佛教的解释是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即一切事物都必然保持它所特有的性质和相状(自性),使人看到就可以了解是何物。

因此,宇宙间一切可以被理解的事物都能被称为法,即“诸法”。

佛陀Buddha这一词汇早在佛教创立之前的印度就已经存在,它的含义是“觉者”、“智者”。佛教中所有的佛都不具备神明的身份,而是普通的人类,只是达到了觉悟的境界。

佛教对佛陀一词赋予了三种涵义:

  1. 正觉:无增无减、如实地觉悟了一切“法”(事物的性质相状)。
  2. 等觉/遍觉:不仅自己觉悟,还能平等普遍地让他人觉悟。
  3. 无上觉/圆觉:觉悟的智慧和功行都达到了最高最圆满的水平。

以上三种涵义应是合称“无上正等正觉”anuttara-samyak-saṃbodhi(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佛教修行的最高觉悟、最高涅槃境界,证得此者与成佛无异。

人们所说的“如来佛祖”,指的是公元前六世纪的思想家,佛教的奠基人,乔达摩·悉达多。他的称号“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一族的圣人。实际上,和“佛陀”一样,“如来”是一种通用的名称,指“乘真如之道而来”,并不是指某个特定的人。

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是佛,但不是同一人。

Fate中的觉者

成佛前的悉达多

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的娑罗树下休息时生下了他。悉达多从小向婆罗门学者学习知识,向刹帝利武士学习武术,堪称是“能文能武,长相十分英俊”。父亲净饭王很看好他,希望他能在继承王位后成为“转轮圣王”,一统天下。

但悉达多在世间看到的种种现象,促使他一直思索着一个问题:如何解脱世界的苦痛?从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书中,他并没能找到答案。

因此悉达多舍弃王位,只带上五位随从,试图寻求从人间生老病死的苦难中解脱的方法。经历了六年的苦行却徒劳无功,五位随从以为悉达多将要放弃,便离开了他。

悉达多坐在树下,发誓不悟道便再不起身。在树下一连冥想七七四十九日,他终于豁然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他悟道之处的那种树,从此被称为菩提bodhi(觉)树。

转法轮

从悉达多约三十多岁成佛,到他八十岁逝世期间,他一直在周游说法。最初的一次,就是到波罗奈城找到那五位侍从,在鹿野苑为他们说法,即“初转法轮”。

Fate中觉者的宝具 转轮圣王

在印度神话中,当统一世界的君王出现时,天上将会出现一个旋转金轮,作为他统治权力的证明。拥有这个旋转金轮的人,将成为这个世界以及全宇宙的统治者,他将会以慈悲与智慧治理这个世界,开创“转轮圣朝”。

孔雀王朝的伟大国王阿育王因兴佛教、施仁政,被当时的佛教徒尊称为“转轮王”。

这之后,释迦牟尼向摩揭陀国进发,一路游行讲学。途中,原本信奉拜火教的迦叶三兄弟,率领他们的一千多弟子皈依佛门;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皈依者更多。他的出家弟子团体称为“僧伽”,其中男性弟子称“比丘”,女性弟子称“比丘尼”。

释迦牟尼讲学的主要活动范围在中印度一带。最常说法的两处,一是摩揭陀国王舍城外的竹林精舍,二是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祇园精舍

释迦牟尼逝世于拘尸那伽的两棵娑罗树间,遗体火化后存留的佛骨舍利分别在当时的八国建塔存放。

佛教创立的时代

公元前1800年前后,雅利安人大规模南下,入侵印度次大陆,俘虏了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带来了印欧系的神祇体系和吠陀梵文,信奉雷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天父特尤斯、地母颇哩提毗等,崇拜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四部吠陀经典相继成书,描述了印度文明的方方面面。吠陀书中设计了影响至今的瓦尔那学说和种姓制度,将肤色与品质挂钩,规定浅肤色的印度-雅利安人的种姓是高贵的,深肤色的达罗毗荼人的种姓是低下的,为族群的尊卑次序和政治地位提供了宗教理论依据。这一时期,不同的部落之间相互征战,对立明显,也体现在了宗教体系上,不同的部落成立各自的城邦国家,信仰的主神和理论也各不相同。

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文明的中心从印度河流域转移到了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拘萨罗国、跋耆国等地。在这些土著民族占比较多的新兴国家,种族矛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反婆罗门教义思潮与婆罗门教的矛盾日渐增多,这些矛盾都反映在种姓制度上。

在这一背景下,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相仿,印度思想界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作为反婆罗门教思潮之一的佛教,并不否定婆罗门教所尊崇神祇的存在,但把他们只看做六道众生的一部分,认为他们也要受轮回生死之苦,将来也会堕入地狱。佛教也接受贱民、乞丐、妓女等底层人民为出家弟子,被认为是宗教史上很大的革命性举动。

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

四圣谛

释迦牟尼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因此,虽然佛教经籍非常繁多,但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其实不超出有关苦难的“四圣谛”。

“谛”satyá(सत्य),指真实、真理。

  • 苦谛:世间的种种苦难。
  • 集谛:集起苦因,即造成苦的原因。
  • 灭谛:苦的消灭。
  • 道谛:如何使苦不再聚集。

缘起论

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是缘起论。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

“因”hetu“缘”pratyaya,一般可以解释为关系和条件。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是依赖于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了关系和条件,就不能产生任何事物和现象。

1
2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互存关系分为同时、异时两种。举例而言,老师和学生是同时的互存关系:有学生才有老师,有老师才有学生;种子与芽是异时的互存关系:过去有种子,如今才有芽生;如今有芽生,过去一定有种子。从另一角度来看,“作为芽的生”与“作为种的灭”又是一种同时的互存关系。

世界是由时间上无数的异时互存关系、空间上无数的同时互存关系,组织起来的无限的网。

往昔的桓那兰那

十一义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复言:“世尊!先为略说缘起句义,其缘起义犹未为说,云何应知?”

世尊告曰:“诸缘起义,略有十一,如是应知:谓无作者义是缘起义,有因生义是缘起义,离有情义是缘起义,依他起义是缘起义,无动作义是缘起义,性无常义是缘起义,刹那灭义是缘起义,因果相续无间绝义是缘起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是缘起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是缘起义,因果决定无杂乱义是缘起义。如是应知缘起略义。”

佛经中说缘起有十一种意义。这十一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重要的论点:

  1. 无造物主
  2. 无我
  3. 无常
  4. 因果相续

无造物主

无造物主,即“无作者义”,没有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受必然的因果律支配的,即“有因生义”。

佛教可以说是一种无神论。虽然佛陀在后世有被神化的成分,但佛不是造物主,无法主宰人的吉凶祸福,因为佛也是受因果律支配的。

无我

无我,包括了“离有情义”,“依他起义”,“无动作义”。

“有情”sattva是指一切有心识、有感情、有见闻觉知的生命体。婆罗门教主张一切有情众生都有一个固定不变地存在着的、起主宰作用的“我”ātman,即灵魂;而佛教的缘起论认为,有情不过是种种物质与精神要素的聚合体,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独立的灵魂在支配身心。

物质上,有情众生由六大元素组成:

  • 地:坚,为骨肉
  • 水:湿,为血液
  • 火:煖,为暖气
  • 风:动,为呼吸
  • 空:虚空,空间、容器、空隙
  • 识:表现种种精神活动,联系物质与精神

精神上,则由五蕴pañca-skandha(或译五阴)组成:

  • 色: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以及感觉器官所感觉的对象(色、声、香、味、触)
  • 受:对事物的情绪感受(苦、乐、不苦不乐等)
  • 想:印象,即对事物相貌属性的摄取
  • 行:思维,即推动身心行动的力量
  • 识:了别,即用以区别不同事物的认知能力

以上种种要素聚合在一起才构成有情众生,而任何要素都是刹那生灭,不断变化着的,因此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也就是“无我”。

离有情,大概就是有情并非整体,各种要素是可离散的;依他起,即事物的自性是由因缘而起。而无动作,指的是因果之间没有来去,即由因生果不是“因变成果”。以灯传灯时,并非甲灯的火移动到了乙灯上,而是乙灯的火由甲灯焰生;同样的,六道轮回时,并不是有个灵魂从这个有情的身体转移到另一个有情的身体。

无常

无常,包括“性无常义”、“刹那灭义”。

一切现象都依赖于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互存关系。因此,没有恒常不变的存在,一切现象都具有无常的性质,是刹那生灭的。

可以认为,事物要想恒常不变,只能是与一切其它事物都毫无关系。但如果毫无关系,这样的事物也不可能被认识,如同卡尔·萨根的车库喷火龙。

诸行无常,佛法本身也受无常法则的支配,不可能是恒常不变的。佛预言佛法分几个时期: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这之后还有数千万年的法灭时期,直到弥勒菩萨降生,修证成佛,复兴佛法,开启新的轮回。

因果相续

因缘所生的一切法,虽然生灭无常,但又如流水般相续不断。

另一方面,因果关系有无数种品类的差别,但也有其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种因只能产生一种果,譬如种瓜不能得豆,即使三世诸佛,也不可能对此加以改变。

法印

上面把缘起论的十一义概括成了四个论点。实际上,“无我”涵盖了“无造物主”、“无常”涵盖了“因果相续”,最终可以归纳为两个论点,“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这两个论点加上下面的“有漏皆苦”、“涅槃寂静”,就是佛教中最核心的教义,一切法的总法则。这几点被称为“法印”,印玺可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法印则能印证真正的佛法。掌握了法印,就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

有漏皆苦

“漏”即烦恼。

烦恼的种类极多,但根本烦恼有六种:

  • 贪:贪图获得与保有,不愿放弃。
  • 嗔:不愿得到不想要的事物,或是得不到想要的事物,因而产生不悦、愤怒。
  • 痴:痴愚,不知无常无我之理。

以上三种被称为“三毒”。

  • 慢:傲慢,或者说是攀比心。
  • 疑:怀疑佛法僧三宝,怀疑四圣谛。
  • 恶见:错误的、邪恶的见解。

这些烦恼会产生karma:行为产生身业,言语产生口业,思想产生意业。业使得众生在六道之中流转,又起烦恼,烦恼又造业,业又生身心……生死轮回不止,痛苦也没有尽头。

苦以人生而论,一般分八苦:

  • 生苦:婴儿在胎、出胎之苦。
  • 老苦:衰老之苦。
  • 病苦:病痛之苦。
  • 死苦:死灭之苦。
  • 爱别离苦:与所爱、所欲之事物的分离之苦。
  • 怨憎会苦:与所怨,所憎之事物的聚会之苦。
  • 求不得苦:欲求而得不到之苦。
  • 五取蕴苦: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因烦恼所生,同时它们又领受、聚集种种烦恼。亦译作五阴炽盛苦。

暖雪 五阴炽盛

苦的产生也是有因缘的。关于其缘起的解释,可以分成十二个阶段来分析,即“十二缘起”。沿着这十二缘起,就可以逐步反推到一切苦的根源。

  1. 老死:老死是终极的苦,也是开启新的轮回,使得苦难无尽的直接原因。
  2. 生:无生则无忧悲苦恼,也无老死。
  3. 有:有即存在,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都存在着,它们的业力招引来的后果导致了生死轮回。
  4. 取:追求五欲上的满足,执着于可爱之物为我所有,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追求、执着产生了业。
  5. 爱:因为得到某种感受,对于外境产生需要、渴求的念头,以此产生了追求、执着。
  6. 受:对客观境物所起的快感(乐受)、不快感(苦受)或不苦不乐感(舍受)等感受。
  7. 触:感受来自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外界的红色刺激眼根,因此司掌视觉的眼识产生了红色的“触”。
  8. 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受外界刺激,传递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境。
  9. 名色:名色指的是身心全体的组织,六根是依附于身心存在的。
  10. 识:名色与识互相依存,而识是名色的核心。
  11. 行:造作诸业的驱动力,业的种子,过去无始以来的“行”所造的业使得生死苦恼现象连绵不断。
  12. 无明:即没有明白自己的身心只是因缘所生,没有认识到无常、无我的真实相,而是执着于人有一个可以见闻觉知的实体(我执),执着于心外的一切法都有其实体(法执)。

十二缘起简单来讲就是惑→业→苦的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有漏皆苦”的内容,同时也是四圣谛中苦谛、集谛的内容。

涅槃寂静

“涅槃寂静”是“有漏皆苦”的对面,讲的是消灭苦果之因的方法,也是四圣谛中灭谛、道谛的内容。

归根到底,要消灭一切苦,就要消灭苦的根源“无明”。无明消灭了,由无明所产生的行、识乃至生、老死都会消灭,这种境界就是涅槃nirvāṇa

涅槃是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解脱。释迦牟尼悟道成佛时已经达到了涅槃境界,但由于他当时仍有肉体这一惑、业之果的“剩余”,因此是“有余涅槃”。八十岁逝世时,则真正达到了“无余涅槃”。

要达到涅槃的境界,就要以戒、定、慧三学为方法。

  • 戒:用戒律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基本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往上有十戒、具足戒等等级。
  • 定:既不昏沉,又不纷驰的安和的精神状态。
  • 慧:分别一切法的自相(特殊性)与共相(一般性),通达四谛的道理。

三学细分下来,又有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都是趋向解脱、获得证悟的修行内容。

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前面已经提到过,bodhi是“觉”,sattva是“有情”,因此菩萨的本义是“觉有情”,即志愿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从苦恼和愚痴中救度出来的人(自觉觉他、自度度他)。

为成为菩萨所作的修行,有六度和四摄。

度,即“波罗蜜多”pāramitā,意为“到彼岸”,即从烦恼的此岸到达觉悟的彼岸。

六渡桥 2013

六度分为:

  • 布施:给大众物质利益、保护大众的安全、为大众述说真理。
  • 持戒:除了僧众所持的戒外,最重要的是“饶益有情戒”,即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
  • 忍辱:为利益有情众生,面对侮辱、饥寒等苦都要忍受。
  • 精进:不懈怠地努力于自觉觉他、自度度他的事业。
  • 禅定:心无杂念,身心轻安。
  • 般若:破除无明,远离烦恼、邪见而得智慧。

saṃgraha-vastūni,指的是团结大众的条件。

四摄分为:

  • 布施:如上。
  • 爱语:言语和态度要慈爱温和。
  • 利行:舍弃自利而利他,对众生都平等地帮助。
  • 同事:在生产、生活方面,要与大众等同。

为了实现利益众生的理想,修持菩萨道的行者还需要学习五vidyā,即五种学问。这五种学问源于婆罗门教传统,佛教继承了下来:

  • 声明:语言、语言学、文字学、训诂学、文学等,即语言表达及书写、著述能力。
  • 工巧明:艺术、科技、工艺、农业等,即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艺。
  • 医方明:医学、药学乃至咒术(陀罗尼)等,可助强身健体,并医治别人的色身病苦,拯救众生。
  • 因明:逻辑学、论辩术,已证内明的菩萨,可以借此辩驳外道的异论,令未相信佛法的人相信,令已相信的人信仰更加坚定。
  • 内明:佛学教理学、哲学,为五明之首;对佛教而言,即经、律、论三藏。

佛经

第一次结集

佛经不是释迦牟尼亲著的。如今的佛教主要分为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两大派别,两派经典的起源有分别。

佛逝世后,以摩诃迦叶为首的佛的五百弟子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集会,将佛的言教结集,史称“第一次结集”。阿难陀、优婆离、摩诃迦叶分别诵述了上座部佛教最初的经、律、论三藏。piṭaka义为“篮、箧”,指载着经文的篮子。

大乘佛教的三藏经典,相传是由文殊师利、弥勒等菩萨和阿难陀在铁围山结集时记述的。

除第一次结集外,历史上还有数次结集。这部分在后续关于佛教发展的章节有更详细的说明,暂略。

现在的佛经主要分巴利语、汉语、藏语三系。巴利语是最初释迦牟尼说法时使用的古代印度语言,现在早已不通用了,但在佛经中保存了下来。南传佛教的经典多数是巴利语;北传的则多数是梵语,由此翻译出汉语佛经、藏语佛经。

巴利三藏

经藏分五部,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前四部相当于汉传的《阿含经》,但经数与内容较一致的只有杂阿含经,其他阿含与其他巴利语经出入较大。汉传对应小部的经典只有《法句经》等零星的经文。

律藏分三部,是有关佛教教规和戒律的经文汇编,分为《经分别》、《犍度》和《附随》三部分。

论藏分七部,为有关总结和阐述心理状态、宇宙万有、因果论等各种佛教教义或概念的经文汇编。其中有七部:《法集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经文通常用教义对答形式描述。

巴利三藏形成之后,一直是依靠背诵的方式口口相传,直到佛逝世后四百年左右的第四次结集,才首次有了写在贝叶上的书面记录。此次结集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也有记载。

玄奘 《大唐西域记》:

王因以道问人而解答各异,问了胁尊者,尊者即答:“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弟子部执,师资异论,各据闻见,共为矛盾。”王甚痛惜,乃发心宣令,召集圣哲,结集三藏。共五百贤圣,以世友菩萨为上首,次第造论、释经、释律各十万颂,计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备释三藏。